我院举办第二十六期江海医学论坛

发布时间:2025-11-04录入员:

10月31日下午,学院举办第二十六期江海医学论坛,邀请来自北京大学的罗金才教授和来自苏州大学的何玉龙教授进行学术报告。

罗金才教授以“淋巴管领域的现状和展望”为题,系统梳理了淋巴管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相关疾病及其在脑部、心脏和主动脉等器官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他指出,尽管淋巴管系统长期被视为“被遗忘的第二循环”,近年来随着脑膜淋巴管、心脏淋巴管等重要发现,其生物学与医学价值正日益凸显。罗教授还分享了其团队在脑肿瘤免疫、主动脉夹层等疾病中淋巴管调控机制方面的突破,并呼吁加强淋巴管系统的基础研究与工具开发,推动相关药物与检测技术的创新。

何玉龙教授则聚焦于“淋巴管与静脉共调控的分子机制”,详细介绍了VEGFR3、TIE1/TIE2等关键信号通路在淋巴管生成与静脉发育中的调控作用。通过多项基因编辑动物模型研究,何教授团队揭示了ANGPT2-TIE-AKT信号轴在淋巴管网络形成、瓣膜发育及功能维持中的核心机制,为理解血管系统发育及相关疾病提供了新视角。

报告现场气氛热烈,两位教授与在场师生围绕淋巴管研究的瓶颈问题、技术路径与转化前景展开了深入交流。与会师生纷纷表示,报告内容系统前沿,极具启发性,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思路与合作契机。

学院副院长范义辉主持报告会,学院教师和研究生代表参加了报告会。

(皇甫列翔)

链接:罗金才,北京大学未来科技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血管生物学研究室主任。长期从事淋巴管生物学与疾病机制研究,在脑膜淋巴管调控肿瘤免疫、心血管淋巴管功能等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重要发现。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Medicine》、《Cell Research》、《Cardiovascular Research》等国际高水平期刊。荣获北京大学-拜耳学者年度奖和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团队研究为理解淋巴管系统在重大疾病中的作用及开发新型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何玉龙,苏州大学唐仲英血液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血管与淋巴管发育的分子机制研究,在VEGFR3、TIE1/TIE2信号通路调控淋巴管-静脉共发育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 Research》、《Cancer Research》、《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eLife》等国际权威期刊。研究工作为理解血管系统发育及相关疾病提供了新视角。